中国路桥网 - 路桥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聚焦路桥 | 科技动态 | 路桥新闻 | 企业动态 | 台州新闻 | 行业资讯 | 浙江新闻 | 交通综合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浙江新闻 > 纪实|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抓技改“小”中见“大”
7.biz | 商业搜索

纪实|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抓技改“小”中见“大”

信息来源:zglqw.com   时间: 2019-07-19  浏览次数:126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路桥建材集团)近日召开职工技术革新项目交流会,来自基层生产厂站的8名职工交流了各自革新项目开展情况。据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桂铭介绍,公司工会去年组织开展了“高质量发展”主题劳动竞赛,结合企业实际,特将职工技术革新工作纳入竞赛范围,职工们积极响应,这8人只是其中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近200人参与革新活动,立项38项,结案34项。通过专家评定和实践证明,有的项目具有很大应用和推广价值。

小项目立足大主题

绿色环保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一个主题。在北京,随着城市道路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作为首都路面材料生产的骨干企业,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始终不忘绿色使命,努力研发生产环保产品并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在去年的技术革新项目中,就有近一半涉及厂区环保改造、环保产品研发、能耗管理控制等。

去年8月11日,北京市房山区军红路发生山体塌方,道路中断。施工人员在损毁路面抢修中,使用了房山沥青厂生产的冷补料,道路成功恢复通车。而此种冷补料就是该厂职工技术革新的成果。原来,在目前道路维修养护中,由于冷补料施工简单且修补后即可通行,因而得到推广。在此种材料研发生产中,为了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资源化利用,该厂立项开展了“再生冷补料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对配合比的反复试验、修改,不仅使废旧沥青重新“上岗”,还简化了冷补料生产工艺,得到道路养护单位的认可。他们生产的冷补料在北京地区去年就应用了200多吨,开启了“冷”料“热”销的局面。

在门头沟沥青厂,参与革新活动的职工则将“降低沥青混合料单吨能耗”列为课题。他们认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发现了控制能耗的关键环节,最终通过合理控制出料温度、集中生产减少启停机频次等方法,实现了降低单吨能耗的目标,去年沥青混合料综合能耗降至每吨9.09千克标准煤,比北京市的地方标准低了近40%,尤其是6月份能耗降至每吨8.04千克标准煤,成为全集团的标杆。据介绍,该集团的职工技术革新促进了节能减排降耗整体工作,去年实现了能源单耗和碳排放强度两指标双双下降。

小改革发挥大作用

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的职工革新活动往往从小处着眼、入手,如针对设备、工艺开展的小革新、小改进、小创造、小发明,投入不一定大,但紧密围绕一线难点、热点和重点,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些看似小的革新措施与应用,发挥的作用却不小,有的极具推广价值,像顺义厂研发的‘输送带清扫器’就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要在集团所属厂站进行推广。”集团总经理李啸华在座谈交流会上说。

李啸华提到的“输送带清扫器”,源于顺义沥青厂职工在日常生产中的发现。原来,由于生产原材料含水量不稳定或是雨季原因,输送带上粘连的遗撒物不断增加,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还增加了清洁的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于是,该厂成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经过反复比较和试验,因地制宜研发安装了“输送带清扫器”。数据显示,安装清扫器之前,每生产1万吨产品会产生遗撒料50吨,安装“输送带清扫器”后只产生遗撒料1.82吨,同时还节约了4个人力成本,综合节约成本达到几十万元。经集团专家组评审,该课题获得“优秀成果奖”,课题小组被评为2018年度“建材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生产部副部长王冉获得“建材创新个人”荣誉称号。

密云沥青厂改装的“清扫车”,与上述情况异曲同工。该厂原有的轮式滑移装载机,具有清扫功能且使用效果很好,但清扫时会产生大量扬尘,带来环境污染。该厂确立“轮式滑移装载机改造”研究课题,设计采用加装喷水系统的方法,使之摇身变成“清扫车”。如今,改装后的“清扫车”在厂区循环往复作业,加装的水箱喷射出“水帘”,有效抑制了扬尘飞出。而该课题从立项到实施完毕,前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费投入也不足万元,带来的效益却是很大的。

小字辈亮相大舞台

技术革新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起舞台,激发了职工的热情,特别是一批爱学习、肯钻研的年轻同志,其中不乏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字辈。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振成介绍说:“我们一向十分重视起用和培养年轻人,技术革新活动既给年轻人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也给他们创造了施展才能、崭露头角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发现和挖掘人才也是我们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的目的之一。”

张喧在2017年大学毕业来到路新公司,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看上去稚嫩却是个有心人,虽然工作不久,但善于发现问题。学习机械专业的他,发现引风机风力的大小对产品质量和设备运行影响很大,就和电工师傅李洋组成课题组,开展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引风机变频改造”革新项目研究。通过改造,生产耗电量和天然气消耗量降低,同时机器噪音也较以前降低了。根据北京市电子工业环保中心出具的测试报告,节电率为74.46%,节气率为4.05%。他也因此获得2018年度“建材创新个人”荣誉称号。

同样获得该荣誉称号的,还有房山沥青厂质量技术部部长范立嘉。用于房山区军红路抢修工程的冷补料就是他和其他8名小字辈共同研发的。“再生冷补料技术研究”课题组成员共9名,平均年龄29岁,其中5人为90后,都来自质量技术部。他们不仅年轻上进、肯于钻研,思想还非常活跃。冷补料研发成功后,这群年轻人还充分发挥特长,利用Photoshop软件为材料设计了精美的包装袋,通过采用增强色彩冲击力的企业标识,达到宣传企业、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目的。范立嘉说:“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们团队得到了锻炼,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一份收获。特别让我们记忆犹新和难以忘怀的是,去年5月4日青年节,我们的冷补料被装进集装箱,运往天津港,再通过海运运往加拿大。”他的话语间充满着自豪感。

责编:王怡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路桥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