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董碧水)“这批口罩真是太及时了。”浙江台州路桥豪达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总装生产部经理窦长华从路桥青年志愿者手中接过一箱口罩,合计5000只。
“公司已经回来了300多名员工,明天还再回来100多人,这批口罩能帮我们撑5天。”窦长华专门负责口罩管理,加上之前公司的储备,现在估计可以撑上10天左右了。

为企业送上口罩的是团台州路桥区委。疫情发生后,团区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做好各种组织动员、服务工作,“我们预感到,疫情期间,最缺的还不是现金,而是口罩等紧缺物资。”团台州路桥区委罗威说。
由于行动早,很快就采购到了第一批口罩。很快,随着价格不断上涨,口罩筹集越来越困难。
按照防疫要求,团区委能够正常工作的就只有6个人,其中2位还被抽调到一线,剩下4个人还承担着各种工作。为了第一时间把口罩筹集好,团区委几人分头行动,一方面联络企业家和志愿者,多方打通供应渠道,同时赶赴生产厂家,有时直接从流水线上拿货。在各方支持下,团区委再次筹集到近10万只口罩,并在第一时间送到防疫一线。

随着疫情向好,团区委再次到企业蹲点调研,发现企业防护特别口罩紧缺,成为燃眉之急。“这时,前一轮采购积累下来的信息和渠道就有了新的价值。” 罗威说。
团区委当即行动,依托青企协的青年企业家,动用各种渠道、力量,筹回了35万个口罩,其中30万个为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目前,这些口罩通过青年志愿者,被送往复工急需的企业,“满足了企业的部分复工需求”。